• <li id="k6qoa"><tr id="k6qoa"></tr></li>
  • <legend id="k6qoa"></legend>
  • 集成電路技術分享

     找回密碼
     我要注冊

    QQ登錄

    只需一步,快速開始

    搜索
    查看: 24268|回復: 29
   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

    漫談DRAM存儲器的淮海戰役與FPGA就業,中國IC產業的突破口,后摩爾時代以及集成3D技術

    [復制鏈接]
    跳轉到指定樓層
    1#
    lcytms 發表于 2017-5-20 17:10:38 |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|倒序瀏覽 |閱讀模式
    本帖最后由 lcytms 于 2017-5-22 16:58 編輯

    漫談DRAM存儲器的淮海戰役與FPGA就業,中國IC產業的突破口,后摩爾時代以及集成3D技術

    信息來源:http://www.sohu.com/a/141722408_692906
   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http://www.ithome.com/html/digi/306786.htm
   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http://mt.sohu.com/20161230/n477416919.shtml


    前幾天,李凡老師在講授FPGA控制SDRAM一課的時候,提到了FPGA的就業問題,當然也是離不開本次課程的主角SDRAM了。
    大家都知道,國內IC產業現在是大干快上,又是武漢新芯,長江存儲,又是紫光大手筆收購什么的,讓人看的眼花繚亂。
    但是李凡老師提到了一個詞,就是淮海戰役,說是中國的IC產業現在的攻勢好比當年規模浩大的淮海戰役,令人心馳神往。
    既然規模這么大,那肯定對EDA技術有很大需求啦,學完FPGA那自然也是不愁去處了。

    李凡老師的原話是這么說的。
    講到國內的存儲器芯片呢,要提到淮海戰役。
    什么是淮海戰役呢?
    因為國家在這個半導體技術方面,我們中國嘛,我都用不著來講是比較弱勢,根本就是局外人,因為一家這方面的產業都沒有。
    所以說像這個方面,中國的差距很大嘛。
    去年,紫光它收購了武漢新芯,武漢新芯它是做那個閃存芯片的,它并不是做DRAM芯片的。
    而這幾年,DRAM芯片的市場特別好,美光都已經不能抗衡三星了。
    為什么我們講是淮海戰役呢?
    因為國家對集成電路啊,戰略層面上是非常重視的。
    無論是發生什么樣的情況,國力的競爭,最終還是實現在芯片上。
    所以說國家是肯出錢的,所以說我們來看看它的注資。
    注資的這個長江存儲,是280億人民幣,這是它的注冊資金。
    紫光它投多少呢?
    直接投1000億美元啊。
    所以說為什么講淮海戰役呢?
    幾個方面,國家層面,企業層面,都是大兵團作戰的,都是投入巨資的,沒有哪個領域投入這么多的。
    汽車,中國的大飛機,也不過如此啊。
    在招人,就這一陣子還在招人,論壇上還有問我們要人的。
    所以說這是給大家鼓舞的一個消息。

  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

   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,沒有賬號?我要注冊

    x
    2#
     樓主| lcytms 發表于 2017-5-20 17:13:05 | 只看該作者
    本帖最后由 lcytms 于 2017-5-20 23:20 編輯

    當然李凡老師也是借鑒了別人的說法。
    回頭我就到網上百度淮海戰役和DRAM這兩個關鍵詞,找到了它的出處。
    這是“長江存儲”的成立之時,中科院微電子所所長葉甜春的一段點評。
    他表示,目前中國還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存儲芯片生產能力,該項目的布局可謂中國半導體產業的“淮海戰役”,是中國公司真正走上自主生產半導體之路的里程碑,一旦成功將為我國打破主流存儲器領域空白,實現產業和經濟跨越發展提供重要支撐。

    但是既然是淮海戰役,這場大戰勢必也不是那么容易打贏的。
    要不然中國足球上上下下折騰了那么久,早就應該沖出小組賽了。
    中國汽車也早就應該笑傲國際市場了。
    尤其是李凡老師點評中國的DRAM產業,那簡直就是零。
    Flash還可以說有一點。

    尤其是網上看到的文章里面,說的是雖然現在沒有,但是到了2018年以后,我們有至少3家公司就會聯手把這個暴利行業做殘,做成白菜價。
    貌似中國公司的一貫套路,但是還是很忐忑的。
    這三家公司說的是紫光集團的長江存儲、福建晉華及合肥長鑫。
    要打一場三國殺,把DRAM的戰場從世界上搬到中國來。
    動輒幾百億、上千億的大手筆,實在是讓人不敢小視啊。

  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

   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,沒有賬號?我要注冊

    x
    3#
     樓主| lcytms 發表于 2017-5-20 17:45:10 | 只看該作者
    本帖最后由 lcytms 于 2017-5-20 21:43 編輯

    說到三國殺,當前DRAM產業確實是三足鼎立,不過只有兩國而已。
    因為這三家公司三星、SK海力士、美光,前兩家都是韓國公司。
    我強大的臺灣地區和日本國都無緣三大。
    所以越看越覺得國產崛起的不容易。
    只是,中國IC必定要崛起,至于是象中國豬球,還是像高鐵,那就有待歷史評述了。
    然后,業界公認的IC產業突破口就在于DRAM產業。
    首先,比例之大,屬于必爭之地。
    2015年我國集成電路進口額2307億美元,其中存儲器進口占比達到1/4。
    其次,歷數日韓IC產業之崛起,從歷史經驗來看,日本與韓國都曾經以存儲器為突破口,一躍成為半導體大國。

    不妨回顧一下這段半導體產業之國戰的歷史。
    一直穩坐IC產業世界第一的美國,因為日本在DRAM存儲器上的大力趕超于1986年被拉下了寶座。
    日本集成電路的發展,特別是DRAM的批量化生產,促使其本土電子市場得到滿足。
    在1986年,盡管全球集成電路市場經歷兩年的萎縮期,日本借機超越美國,成為世界市場占有率第一強國。
    從1980年至1986年期間,美國的半導體市場份額從61%下降到43%,而日本由26%上升至44%。
    此次“DRAM”之爭的戰敗給美國IC產業敲響了警鐘,促使美國于1989年年底組建“國家半導體咨詢委員會”,大力發展IC設計技術,提供高附加值、創新性強的集成電路產品。
    最終幫助美國重新奪回全球IC產業霸主的地位。
    更有甚者,存儲器不僅曾使日本IC產業超越美國,也是韓國在集成電路上實現彎道超車的關鍵,至今韓國三星依然是全球存儲器的龍頭,占據平均超過50%的市場份額。

  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

   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,沒有賬號?我要注冊

    x
    4#
     樓主| lcytms 發表于 2017-5-20 17:51:02 | 只看該作者
    本帖最后由 lcytms 于 2017-5-20 21:46 編輯

    三星電子(半導體)之強大,實在令人刮目相看。
    別說還有第二名的SK海力士也是韓國廠家了。
    現在雖然三星高層流年不利,三星手機事故頻出,或者國人因為薩德入韓的原因,對韓流一下子由極熱變為極冷,但是并不妨礙三星電子掀翻半導體產業的老大Intel,成為業界新霸主。
    這里面,DRAM實在是功不可沒。
    話說DRAM市場也是像過山車一樣,起起伏伏。
    堅持下來的就有錢賺,堅持不下來的就給大浪淘沙了。
    放在一年多前,DRAM市場不景氣的時候,全球第三大DRAM廠商美光的日子都不好過,其它廠家日子就更不好過了。
    不過現在的情況不一樣了,DRAM市場缺貨、漲價持續大半年了,從上到下都因此受益。
    在半導體方面,三星電子和半導體產業的老大Intel本來就差不了多少,隨著今年DRAM市場的高漲,如今超過Intel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。

    而更加恐怖的是,三星電子在DRAM方面的優勢還在擴大之中。
    即便是在DRAM市場哀聲一片的2015年,在DRAM價格的持續下跌聲中,三星DRAM業務在2015年的營收卻仍然實現同比增長9.5%,首次突破200億美元大關。
    其市占率也在不斷提升,達到了45.3%。
    這緣于三星遠高于競爭對手的制程工藝所帶來的優勢。
    工藝好,成本就會低。
    只要工藝的提升速度快過跌價,還是可以賺錢,反之就是虧錢。
    由于工藝制程的領先優勢,三星生產DRAM的成本可以比其他兩家低20%~30%,而且目前來看趨勢不容易扭轉。
    而美光的成本最高,大概比SK海力士要高出10%~15%。
    海力士、美光與三星的工藝差距分別已經相差一年及二年,成本差距也巨大,這奠定了三星在DRAM市場中一霸的地位。

  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

   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,沒有賬號?我要注冊

    x
    5#
     樓主| lcytms 發表于 2017-5-20 20:52:27 | 只看該作者
    本帖最后由 lcytms 于 2017-5-20 21:49 編輯

    這是世界上的三家DRAM巨頭的現狀。
    紫光集團曾想以230億美元收購美光,如果得手的話,也可以算是靠資本運作擠進前三呢,可惜就連這第三的公司中國也買不到手。
    實際上算上東芝、西數(閃迪)兩家的話,通常也稱之為DRAM五大巨頭。
    也總算是出現了日本公司的身影。
    如果說此前我國存儲器產業的市場份額基本為“0”的話,全球存儲產業高度集中,前五大存儲器公司三星、SK海力士、美光、東芝、西數(閃迪)總營收占整個市場的95%以上。
    而三星一家在2015年的市占率就達到了45%。
    眾所周知,自2012年美光宣布收購日本爾必達公司,并于一年后成功完成收購后,全球DRAM市場便進入了三星、SK海力士和美光三大寡頭“三國殺”的格局。
    2015年底,美光宣布收購其代工廠華亞科,意圖整合美國、日本、中國臺灣等國家和地區的力量,形成泛美體系對抗三星、海力士韓系大軍。
    然而,這并不能阻擋三星的攻勢。
    三星高規格的DRAM產品有很大優勢。
    目前,三星和SK海力士在手機內存市場份額比較大,美光在圖形加速卡用內存上市場份額較大。

  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

   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,沒有賬號?我要注冊

    x
    6#
     樓主| lcytms 發表于 2017-5-20 21:01:00 | 只看該作者
    我們再來說電子業高度發達的臺灣,竟然在這里面看不到身影。
    不過還是來說一說,至少可以設為大陸方面一個比較低的目標嘛。
    早幾年臺灣還是有不少內存芯片公司的,比如力晶、茂德、華亞科、南亞,只不過很多都破產或者被收購了。
    現在臺灣幸存的DRAM芯片公司不多了,其中華亞科2015年被美光全資收購,南亞科技是臺灣地區最大的內存芯片公司。
    雖然南亞有自己的內存品牌——易勝,只是他們的內存在DIY市場并不那么常見,OEM居多,在很多SSD的緩存中倒是常見南亞DDR3內存。
    7#
     樓主| lcytms 發表于 2017-5-20 21:03:20 | 只看該作者
    不過,業內人士判斷,DRAM市場由三大主要廠商主導的局面,在3年內不會有變化。
    規模大小仍然是三星、SK海力士、美光的順序,頂多就是份額會有變化,但三星一家獨大的局面不會出現。
    原因在于超過50%的市占率都會面臨反壟斷的問題,屆時三星將面臨分拆的局面。
    而采購端也不會希望三星獨大,會以分散購買做為采購策略,頂多只是采購比重有差異,而不會因為某一家便宜而把采購量全部給某一家。
    而美光即便面臨財務狀況不佳的問題,也仍將繼續占據應有市場份額,因為出于顧慮,買家不可能考慮只向韓系廠商求購。
    8#
     樓主| lcytms 發表于 2017-5-20 21:25:48 | 只看該作者
    本帖最后由 lcytms 于 2017-5-20 21:37 編輯

    三足鼎立的平衡唯一有可能打破的時候,從目前的情況判斷,將是出于國家力量的介入,而這一力量最有可能來自于中國。
    以龐大的市場需求與產業發展基金做為后盾,中國正在大手筆堅決支持發半導體產業,以改變目前半導體芯片進口額高于石油的“缺芯”局面。
    存儲產業自然是其中的重要一環。
    業內人員指出,DRAM的發展不容易,從零開始難度極高,必要的技術合作有其需要性,從中學習并利用中國的廣大市場做為腹地,才有機會發展中國自己的半導體產業。
    不過,DRAM是一項大規模投資而且需要技術積累的產業,在大量生產的要求下質量穩定性是國內廠商最大的挑戰。
    如果沒有新的技術取代現有產品的話,國內廠商在沒有收購或者引入外方技術的情況下,很難在5年內有實質的影響。
    從多方消息來看,目前想進軍DRAM的中國公司有可能都是從利基型產品入手,做利基市場。
    利基型產品往往都是legacy產品,對國內廠商來說也是一個技術補課的學習過程。
    這也是中國臺灣地區曾經選擇過的道路,但由于臺灣技術依靠授權、缺乏自主,該策略并沒有起到足夠的顛覆性作用。
    這也是大陸地區發展DRAM需要注意的。
    “我國扶持半導體產業的目的是保障自給自足的能力。自主開發利基型產品其實不難,難的是跟上主流內存廠商的成本、質量!盙artne中國半導體團隊的分析師盛陵海強調。

    臺灣方面看來也是做了許多努力,但是在市場的先行者面前沒有起到顛覆性的作用,結果是在殘酷的競爭中漸行漸遠,淹沒于時光之中。
    市場就是這么殘酷,誰也不會任由中國做大DRAM市場,真做成了白菜價,誰也沒法好過,是不是?
    所以說,很多不是純技術的問題,打壓你的生態,就像CPU和操作系統一樣,中國能不能做?
    也能做,是不是?
    但是我就是不給你成長起來的機會,這就是你死我活的國戰、商戰,看不見硝煙的戰場同樣殘酷無比。
    當然我們也呼喚真正有競爭力、有狼性的公司出現,就像華為那樣,開創半導體領域的中國神話。

  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

   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,沒有賬號?我要注冊

    x
    9#
     樓主| lcytms 發表于 2017-5-20 21:37:28 | 只看該作者
    本帖最后由 lcytms 于 2017-5-20 21:40 編輯

    不管結果怎樣,中國IC產業的黃金發展時期已經來到,FPGA的就業也會變得一路平坦。
    期待你的加入,再大的產業發展同樣離不開每一個小小的我和你。
    同樣用李凡老師愛引用的一句話作為結束語,與各位耐心聽我胡言亂語的FPGA同仁們共勉!
    路漫漫其修遠兮,吾將上下而求索!

  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

   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,沒有賬號?我要注冊

    x
    10#
     樓主| lcytms 發表于 2017-5-20 22:07:41 | 只看該作者
    參考信息:http://www.elecfans.com/article/90/156/2013/0320310955.html

    剛剛我又看到這么一則解密的消息,也是和DRAM有關。
    講的是三星如何密謀滅殺臺灣電子產業的往事。
    實質上也是剛剛發生幾年的事情,血色未曾淡去,值得中國IC產業界的借鑒與警醒。

    三星滅臺計劃解密:先殺DRAM/面板 再攻鴻海/臺積電

    2012年,是臺灣電子業最辛苦的一年,不僅出現DRAM、面板、LED等大幅虧損的慘業,甚至連臺灣最驕傲的手機品牌宏達電,也都受到嚴重打擊,而禍首就是三星。

    事實上,三星是有計劃的瓦解臺灣電子業,2008年金融海嘯后,三星最高經營決策會議決定了一項Kill Taiwan 干掉臺灣計劃。
    一位臺籍三星主管回憶,那天會中談的話題就是,如何干掉臺灣(kill Taiwan)!
    也就是要把過去的眼中釘一一逐出市場。
    而四年來三星確實打趴了臺灣的DRAM產業、打垮面板雙虎、重傷宏達電,現在矛頭更指向鴻海、臺積電。

    三星接下來狙擊臺灣的第四步,就是瞄準臺灣科技業龍頭的鴻海與臺積電

    時間再推回2006至2007年,當時全球景氣熱絡,臺灣的DRAM廠力晶、茂德、華邦,與日本爾必達的合作相當成功,每家公司獲利大好。
    當時爾必達執行長本幸雄,由于成功結盟臺灣代工廠,振興日本DRAM產業,還一度被日本媒體譽為民族英雄。

    2007年第三季,臺灣兩大面板廠友達與奇美電,業績屢創新高,友達當時的季度獲利還超越三星與樂金,震驚韓國。
    當時,三星第三代接班人李在镕也飛來臺灣,拜會工研院院長李鐘熙等人,他很客氣,認真好學,低頭一直做筆記,讓人留下深刻印象。
    這一連串的拜會,正是三星2008年展開干掉臺灣計劃的前奏。

    狙擊臺灣 第一步: 逆勢投資加包裹出售 瓦解臺日DRAM聯盟

    根據三星內部機密文件顯示,三星主管在徹底研究臺灣的產業結構后,評估臺灣的競爭力應該不會持續太久,尤其對臺灣DRAM(動態隨機存取內存)業者仰賴日本技術、拚命擴廠的模式很不以為然。
    果然,2008年金融海嘯發生后,爾必達無力再投資,李健熙逮到機會,執行三星最常用的逆勢投資法,在臺日兩國停止投資后,反而增加資本支出、強化研發支出,加速推進制程技術及價格戰,這也造成后來爾必達及臺灣DRAM廠紛紛宣布破產下市。

    狙擊臺灣 第二步: 全面抽單加告密 徹底擊垮面板雙虎

    不僅在DRAM上徹底擊潰臺灣,三星利用本身是全世界最大的電視品牌,在面板的攻擊行動上更加激烈。
    在金融海嘯肆虐最嚴重的2008年底,三星的面板主管在開會時,進一步喊出一個把奇美電殺出局(Kill CMO)的口號。
    當時,三星、樂金是全球前兩大電視品牌,原本同時下單給奇美電及友達,但海嘯發生時,三星、樂金不約而同把原本下給友達與奇美電的面板訂單全部取消。
    此外,包括像面板所使用的LED背光,原本下給臺灣廠商的訂單也瞬間消失,讓許多企業措手不及。
    而眾所周知的反托拉斯案,也是三星最狠的殺手,讓臺灣的友達、奇美、華映,甚至樂金旗下LPL及日本等大廠不僅賠大錢,還面臨牢獄之災,而三星因為污點證人身份而完全免除罰款及坐牢。

    狙擊臺灣 第三步: 整合供應鏈 重挫臺灣之光宏達電

    三星早年從半導體、面板等關鍵零組件起家,而最近十幾年又已在品牌建立強大的實力,對于垂直整合下了很深的功夫;
    而在三星利用臺灣供應鏈的過程中,往往都是先來臺灣下一點單,但同時間本身也投入研發生產,透過了解供貨商的實力,內部也一樣操兵,直到內部學會了以后,也就不再需要外部供貨商了。
    三星在關鍵零組件下了大工夫,在智能型手機的競賽上,也充分掌握這個優勢,重擊臺灣之光宏達電。

    狙擊臺灣第四步,瞄準臺灣科技業龍頭的鴻海與臺積電

    在打遍臺灣科技產業界后,三星接下來狙擊臺灣的第四步,就是瞄準臺灣科技業龍頭的鴻海與臺積電,面對這個可怕的敵人,臺灣絕不可掉以輕心。

  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

   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,沒有賬號?我要注冊

    x
   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| 我要注冊

    本版積分規則

    關閉

    站長推薦上一條 /1 下一條

    QQ|小黑屋|手機版|Archiver|集成電路技術分享 ( 京ICP備20003123號-1 )

    GMT+8, 2023-4-24 21:43 , Processed in 0.073748 second(s), 20 queries .

    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    © 2001-2023 Discuz! Team.

   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
  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影院_性爱视频一区二区_18亚洲男同志 gay 网站_欧美亚洲综合久久偷偷人人